调解纾困促企发展,司法赋能科技产业 ——赫山区法院成功调解三起涉新能源电力纠纷
2025-08-13 09:46:14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杨绍银 | 作者: | 点击量:6662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杨帆 范质惠)近日,益阳市赫山区人民法院沧水铺法庭通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成功化解三起新能源科技公司与其他公司之间因电力供应引发的欠款纠纷,实现了矛盾源头化解与企业权益保障的“双赢”,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2022年,原告甲公司与三被告乙、丙、丁公司分别签订《标准化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合同》,约定原告在三被告屋顶建设太阳能分布式光伏电站,被告优先足额使用光伏电站发电量并享受优惠电价。该光伏项目于2023年5月正式并网投入运行,三案被告均开始使用项目发电量,但截至2024年年末,各被告均拖欠原告使用电量产生的电费数十万元。在此期间,原告多次进行催缴,告知各被告自用电量及应付电费,但三案被告都始终未予支付,无奈之下,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收案后,该庭法官助理杨帆及时与各方当事人取得联系,了解到原被告均有继续履行合同的意愿,原告希望三案被告可以支付所欠电费,三案被告认为案涉合同约定的电费比例过高,希望原告可以调整电费金额,另行与其签订补充协议,均愿意分期支付电费。针对原、被告双方的需求,承办法官刘飞宇与杨帆进行了审慎研讨,考虑到案件原、被告均系政府引进的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刘飞宇便主动联系当地政府,组织政府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与原、被告召开协调会,积极推动原告与三案被告的协商。虽然最终并未在庭前达成调解,但经过庭前准备,承办法官已了解到案涉企业存在的实际困难及三起案件未能调解的关键问题。

庭审当天,刘飞宇组织原告与三案被告从诚信经营、长远发展等角度同双方分析利弊,劝导双方互谅互让,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一方面向被告释明拖欠电费的法律责任以及可能面临的失信后果,对被告提出的分期付款方案进行评估后,逐一明确履行期限、方式和金额,确保分期付款方案切实可行。另一方面,向原告阐明被告公司在资金运转上的难处,争取原告的理解,同时引导原告考虑调解在效率与成本上的优势,促成调解共识。除此之外,就三案被告希望就电费问题与原告另行达成补充协议,刘飞宇与原告进行了认真沟通,原告也给予了正向反馈,表示愿意协商变更相关合同条款,并达成补充协议。

“调解是在法律框架内寻求最优解”。本三起案件中,承办法官精准评估、聚焦核心、充分沟通、积极引导,最终促使原、被告就调解协议达成一致意见,且双方当事人在诉后就电费问题达成了新的补充协议,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收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责编:杨绍银

一审:杨绍银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